此外,一个行业的巨头落到濒临破产的地步,固然有大环境不佳等客观原因,但太阳爱迪生公司自身在商业道德上的瑕疵,却不能完全归咎于市场。
目前中国的多晶硅产能已经占据全球总产能的40%以上,同时中国的多晶硅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集中度不断提升,预期未来5年内,多晶硅产能将继续增加5-10万吨,万吨级规模企业可能增加到10家。国内除少数企业勉强保持微利,大部分企业在亏本经营。
多晶硅价格高涨,下游应用自然也将放缓。由于需求的增长,带动价格复苏,成交价从3月初的11.78万元/吨稳步回升至4月底的14.36万元/吨。可以说,多晶硅行业的发展和光伏产业发展密不可分,唇齿相依。目前,国内多晶硅企业产能充分释放,多晶硅进入价值回归期。但是,长期低于成本的价格,还如何能够让多晶硅和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多晶硅价格迎来恢复性上涨下半年或逐步回落好在这一局面终于有所改观。
那么限制进口多晶硅是否会影响国内市场的多晶硅供应?专家表示,一方面国内的多晶硅厂家产量逐渐提升,基本可以满足下游电池组件的需求;另一方面,减少的多晶硅进口是主要是为了享受国家进出口优惠政策而产生的进口,这部分进口量实际上没有为中国电池企业所用,而且大量的进口促使国内以及全球多晶硅价格一路暴跌,甚至跌破成本,长期来看,对于光伏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合计一季度中国市场多晶硅供应量约8.56万吨,环比上升12.6%,同比上升33.3%。但是,长期低于成本的价格,还如何能够让多晶硅和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多晶硅价格迎来恢复性上涨下半年或逐步回落好在这一局面终于有所改观。
那么限制进口多晶硅是否会影响国内市场的多晶硅供应?专家表示,一方面国内的多晶硅厂家产量逐渐提升,基本可以满足下游电池组件的需求;另一方面,减少的多晶硅进口是主要是为了享受国家进出口优惠政策而产生的进口,这部分进口量实际上没有为中国电池企业所用,而且大量的进口促使国内以及全球多晶硅价格一路暴跌,甚至跌破成本,长期来看,对于光伏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合计一季度中国市场多晶硅供应量约8.56万吨,环比上升12.6%,同比上升33.3%。作为光伏产业最重要的原料,经过了去年的价格暴跌,多晶硅的价值回归对整个光伏产业链的正面效应是显著的,光伏产业的发展需要原料的持续降本,更需要良性有序的多晶硅市场环境。对此,长期监控多晶硅市场行情的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副秘书长马海天表示,目前多晶硅价格的上涨,只能被称为回调。
同时,数据显示,一季度进口多晶硅仍然维持高位,但是其中大部分经过简单加工复出口,并没有为中国电池组件企业所用。经过多年赶超式发展,国产多晶硅在成本和价格方面已经非常具有竞争力,我国市场也从10多年前95%依赖进口跃升为2015年60%的自给率。
日前,2016(第三届)新能源材料高峰论坛在成都召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家生披露了2015年我国多晶硅企业的生存困境。根据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的统计数据,2016年3-4月份我国多晶硅价格稳步上扬,成交价从11.78万元/吨稳步上涨至14.36万元/吨,增幅为21.9%,即将填补去年以来多晶硅价格持续下滑近一年的降幅。中国多晶硅行业终结了光伏用多晶硅原料长期受制于国外厂商垄断的被动历史,并且以优质的低成本原料为引领,推动了中国光伏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但是,在2015年光伏应用大幅增长、光伏全产业链盈利恢复性增长的情况下,唯独多晶硅是全球性行业亏损。
合理的多晶硅价格有利于光伏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有业内人士表示,多晶硅价格的上涨会提高下游的制造成本,不利于光伏产业降低度电成本,实现平价上网。具体来看,一季度国内多晶硅供应量约4.90万吨,环比上升2%,同比上升32.1%。国内多晶硅供应充足进口多晶硅多数经简单加工后复出口价格上涨说明供不应求,但目前现状是国内供应和进口大幅增长,那么为什么价格还会上涨?记者了解到,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的进口多晶硅简单加工成硅锭及硅片后即出口,国内电池组件企业没有用到这部分原料。去年一年价格持续下滑了近1/4。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国产多晶硅行业的发展作为基础,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也仍将受制于人。他补充道:此轮多晶硅价格回调,对下游光伏企业而言只是抹去了去年原料价格超跌后增加的利润点,并没有给企业增加多少成本负担,而且价格回归理性有利于多晶硅企业保有微利,从而维护国内乃至全球多晶硅市场的供需平衡,也是维护光伏全产业链的平稳发展。
正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所说,我国多晶硅2015年产量超过16.5万吨,超过欧美等传统多晶硅大国,成为全球供应的主力。2015年,全球光伏应用市场的大幅增长,引爆了光伏全产业链企业盈利水平的恢复性上升,但是,唯独最重要的原材料多晶硅行业仍为全球性亏损。
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多晶硅年产量达17万吨,足够供应36吉瓦电池用料,而同期晶体硅电池产量为40吉瓦,国内多晶硅料自给率已经达到90%,但同期进口多晶硅仍然达到破纪录的11.6万吨,其中只有不到2万吨用于补充国内电池生产的用料缺口,其余9.6万吨都是加工成硅锭和硅料,利用中国政府鼓励进出口的免税政策回流台湾、日本、美国及其他东南亚地区生产电池组件。硅业分会预测,涨跌的根本原因只能取决于供需,从2016年初到4月底需求一直维持增长。国内多晶硅供应更加充足,对进口多晶硅的限制力度或许会加大虽然双反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价格便宜,国外多晶硅产品仍然源源不断的冲击国内市场,甚至通过不法途径走私进入中国。作为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基础原料,多晶硅市场价格经常跌宕起伏,直接左右着不少光伏企业的命运走向,影响着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数据显示,多晶硅的成交价从3月初的11.78万元/吨稳步上涨至4月底的14.36万元/吨,涨幅为21.9%。
其中,自美国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被征收53.3%~57%反倾销税,韩国方面征收的税率为2.4%~48.7%。其中2015年美国多晶硅采取绕道我国台湾、转移产能至韩国等手段以规避双反,且由于多晶硅价格大幅下降,还有大量美国多晶硅虚报金属硅走私通关,严重冲击了国内的多晶硅市场。
记者了解到,2015年多晶硅交易价格跌至最低10万元/吨的低谷,基本到了全球第一梯队的成本,正是此次多晶硅价格的大幅下跌,引发了光伏上游(原料端)的亏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于2014年先后对自美国、韩国、欧盟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实施了双反措施。
另外一方面,4月份受海关查获多起多晶硅走私案件影响,下游对国内硅料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多晶硅供应紧张的状态愈发明显,导致4月份国内多晶硅价格涨幅增大。有利于维护多晶硅市场供需平衡长期关注多晶硅市场行情的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硅业分会副秘书长马海天告诉记者,此次多晶硅价格的上涨,是建立在去年多晶硅价格大幅下滑,甚至一度刺穿全球一线企业生产成本的基础上的,对下游光伏企业而言只是抹去了去年原料价格超跌后增加的利润点,并没有给企业增加多少成本负担,而且价格回归理性有利于全球一线多晶硅企业保有微利,从而维护国内乃至全球多晶硅市场的供需平衡,同时也能维护光伏全产业链的平稳发展。
多晶硅之所以产销两旺,主要是因为今年一季度光伏安装创新高,形成上半年光伏装机热潮。目前我国多晶硅价格呈稳步上扬走势,市场前景持续向好。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近日表示,多年前的中国光伏产业有一个特点,国产多晶硅的成本要比国外的高,这是和国内电池片、组件产业刚好相反的一个现象。另外,今年4月份,国内多家光伏企业由于涉及多晶硅走私案件,遭到海关总署的调查,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多晶硅走私的势头。
据了解,截至4月底,国内各多晶硅企业手中均无多余库存,且订单均已签至5~6月份,供应偏紧状态将会继续维持。值得注意的是,从2008年开始,我国的一些科研机构就在物理法(冶金法)、硅烷法、钠(或锌)还原法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研发和产业化探索。
但是这个情况如今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现国内多晶硅骨干企业的成本普遍低于国外的成本。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714万千瓦,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31万千瓦,同比增加52%,一季度光伏发电量11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8%。
其他月产量在千吨以上的企业有:新疆大全、四川永祥、亚洲硅业;今年以来新增复产企业有:河北东明、新疆合晶、昆明冶研。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相关专家告诉记者,受益于中下游企业对终端光伏电站的预期,下游硅片企业从进入2016年开始产能利用率快速提高,多晶硅需求迅速增加,一个月之内就将2015年底积压的3.5万吨库存全部消化完毕,随后整个一季度多晶硅料完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进入4月份开始,硅片、电池片环节的产能扩张开始释放,再加之4月份海关查处严格,进口料进入国内比之前不易,更加加大了下游对国内硅料的需求。
为此,在西部地区,已经完成备案的光伏电站将会集中在6月底之前突击安装,以确保获得更高的电价补贴和投资回报率,这也足以支撑2016上半年光伏市场并网热潮。业内预计多晶硅价格在6月底之前仍有上涨动力。国内多晶硅产量在现有产能基础上已几乎趋于极限。其中江苏中能的产量占3~4月份总产量的36.2%,居国内产量第一位,新疆特变和洛阳中硅分别位居第二、三位,3~4月份按产出排序的前三大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57.5%。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的相关专家表示,进口多晶硅走私问题在以前一直存在,主要还是受利益的驱使。与国内同行相比,此前国外厂家的生产工艺成本较低,具备明显的价格优势,这对于电池组件制造商来说,肯定更受欢迎。
这次近20%的反弹,也刚好是对此前价格超跌的修复,能让一流的多晶硅企业扭亏为盈。另外,马海天还认为,从全球多晶硅企业的供应能力,特别是占比超过60%的中国多晶硅企业的支撑,以及整体技术进步促进品质提升,成本下降的步伐从没有停止等来看,多晶硅价格即使继续上涨也只是相对以前价格暴跌的反弹,不可能回到暴利时代,对下游光伏企业的影响有限。
2015年4月~2016年4月国内多晶硅现货报价单位:万元/吨来源:硅业分会多数企业产销两旺据相关部门统计,今年3~4月,国内多晶硅产量为3.36万吨,同比大幅增加30.7%。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国在产多晶硅企业16家,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因技改等原因产能未开满,其余企业均维持满产运行。
本文由金翅擘海网发布,不代表金翅擘海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ogqyc.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81499/06.html